•  
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
    我要投稿

    黃金海岸出好茶 一片綠葉富一方——山海天旅游度假區茶產業發展紀實

    來源:日照新聞網 發布時間:2023-04-20 10:03:53


      日照日報/日照新聞網訊 “茶之為飲,發乎神農氏,聞于魯周公?!鄙褶r氏是第一個發現茶功用的人,而魯周公則將茶文化發揚光大。幾千年來,山東人不只愛喝茶,齊魯大地上也孕育出濃郁的茶文化。但在新中國成立前,全省幾乎見不到大規模的茶葉種植地。

      1954年,新中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“南茶北引”,中國茶樹從南向北的遷徙史也由此展開。直至1966年春,彼時的日照縣首次種活了2.3畝茶樹。而如今的山海天臥龍山街道雙廟村也就此享有了日照“南茶北引第一村”的美譽。

      據統計,目前山海天茶園分布在全區2個街道、45個村莊,總種植面積達5000畝,全區成立茶葉專業合作社23家,茶葉種植戶1260余戶,共有省級茶業龍頭企業1家,市級茶業龍頭企業4家,較大種植加工企業14家,茶產業已崛起為山海天農業主導產業之一。

      在時空年輪中,山海天的這片“綠葉”已茁壯成長50余載,行穩致遠,不斷“強筋壯骨”,歲稔年豐。

    綠茶不爭春 養晦蘊香長

      面朝大海,茶葉飄香?!半x??可?、背風向陽、土壤微酸”曾是許多老茶人心中的種茶“法則”。但在山海天一片緊靠海岸的松林里,沿通幽曲徑走不了幾步,卻藏著一座“中國近海第一茶園”——— 御海灣茶博園。

      “日照的綠茶已經很出名,但很多游客都不知道綠茶是如何成長的,對于日照這座旅游城市,為什么不在近海種出一片茶園,滿足游客的這個愿望?”2001年,這樣的想法驅使著御海灣創始人薄子寶開始了為期三年的考察探索。

      功夫不負有心人。三年間,他逐步掌握了沿海氣候條件、土壤特點等第一手資料,并成功建成了這座緊鄰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、距海岸不足百米、出產高品質海岸綠茶的寶地。

      “春來遲到不爭春,長眠養晦蘊香長?!边@是對御海灣茶葉的最佳詮釋。由于這里受潮汐和大片松林的影響,形成了獨特的小氣候,就連春天都比周邊地區遲來半個月。因此,御海灣的茶樹直至春末夏初才開始發芽,其葉片蘊藏的養分格外豐滿敦厚,產出的茶葉自然品質絕佳。

      事實上,海岸綠茶的優異品質正是山海天茶產業發展的最大優勢。這些“聽海長大的茶”,為日照位列“世界三大海岸綠茶城市”給出了最有力的佐證,而山海天也順理成章成為日照海岸綠茶的優勢產區。

      2021年12月,山海天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獲批創建,茶葉被列為主導產業之一。在省財政3000萬元獎補資金的支持下,山海天依托得天獨厚的山海資源,持續做強龍頭帶動、強化創新驅動、促進產業聯動,打造集標準化智能化生產、茶文旅融合、山水康養度假、農產品加工、鄉村創意產業于一體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。

      其中,茶葉生產呈現出規模擴大、產量增加、效益增長的良好態勢,形成了以瀚林春、御海灣、云過山丘、茗家春等為代表的高端綠茶示范片區,擁有山東名牌1個、省級知名農產品企業產品品牌1個、市級知名農產品企業產品品牌6個,瀚林春、御海灣成為“日照綠茶”臻選聯盟第一批入盟企業。

    種好致富葉 念好增收經

     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,如今綠茶不只是日照城市形象的“金名片”,更是百姓致富的“金葉子”。

      谷雨前后,日照第一波露天春茶將迎來開采期,“不爭春”的山海天茶葉同樣需要悉心呵護。走進山海天駐龍山茶園,放眼望去,數萬株茶樹整齊排列,鋪滿了山坡,如同給大地披上了一層翠綠的薄紗。茶廠正組織茶農開展春管,發放有機肥料、除草、施肥……農戶們穿梭于茶壟間,現場忙而有序,一派人勤春早的熱鬧景象。

      臥龍山街道蘇家村村民陳常芹說:“現在在茶園干活每天能掙一百五六十塊錢,離家又近,一個月掙點生活費,也能給孩子減輕不少負擔。茶廠為我們提供技術指導,自家種的茶葉品質也有了保障,到時候鮮葉賣的價錢就更不愁了?!?/span>

      茶產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,種植、除草、采摘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,山海天茶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群眾就業,為增收致富創造了條件。

      近年來,山海天鼓勵企業招收當地農民參與茶園建設和后期管護,通過勞務投入帶動農民增收。作為農業主管部門,山海天農業農村局組織街道、茶企、茶葉專業合作社、重點產茶村代表外出學習茶葉生產的先進經驗,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,邀請專家講解茶園管理技術,茶園標準化生產水平逐年提高。

      在高品質茶逐步受到市場認可的同時,山海天農業農村局多措并舉嚴把茶葉質量安全關,不僅將安全監管屬地責任壓緊壓實到街道、村居,還進一步推行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,實施了茶葉鮮葉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,并扎實做好茶葉檢測,從源頭上確保了山海天綠茶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
    產業大發展 科技來支撐

      茶樹原生于南方,來到北方后,面臨干旱和凍害兩大自然天氣威脅。山海天茶產業“豐”景如畫的背后,離不開科技力量的支撐。

      近年來,以建設北方生態示范茶園和培育無性系抗寒茶樹良種為科研重點,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茶葉研究所選擇了“扎根”山海天,大力開展茶葉科研攻關,先后獲得省、市科學技術獎70余項,篩選出30多個茶樹抗寒種質資源,茶樹嫩枝扦插快繁技術被納為省主推技術。

      研究人員專注于改良日照綠茶品系,生產企業專注于提升日照綠茶品質。2019年,當“瀚林春有機茶———中國·日照”這句推介詞出現在央視黃金時段,意味著瀚林春真正闖入了高端茶葉市場,成為一張提升日照綠茶知名度和美譽度的“靚麗名片”。

      “目前,我們擁有6個國家級優良品種,均是適合北方種植的抗寒性與抗旱性較好的品種,全部采用無性系扦插種植的方法保證了茶葉從生長到加工到成品,品種優良?!卞执翰鑸@管理負責人孫亮介紹,靠著優質的生態環境和嚴格的種植標準,瀚林春優質春茶售價近40000元/公斤,且供不應求。

      日前,第六屆山東省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新技術產品博覽會在我市舉辦。瀚林春有機茶作為綠博會獨家冠名,為參會賓客提供了春茶試飲,用匠心向人們展示了日照有機茶的風貌。

      好產業不僅需要好產品、好企業支撐,更需要政府好政策加以推動。近幾年,山海天積極對上爭取省級現代高效農業平臺、市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、市級田園綜合體、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資金約1300萬元,用于支持茶企建立標準化示范基地、提升茶葉加工水平、建設茶園物聯網及水肥一體化等。

      目前,全區已建成“國家級有機綠茶栽培標準化示范區”2處,省級標準化生產基地2處,已有瀚林春、御海灣、德潤等3家茶企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,茗家春、云過山丘、駐龍山等3家茶企獲得有機轉換認證證書,贏得了更多消費者對山海天綠茶的認可、信任和青睞。

    茶文旅融合 做強產業鏈

      日聞茶香,夜宿船艙。每到旅游季節,山海天云過山丘茶旅園的七墩八臺船塢民宿時常一船難求。

      “離開老船上了岸,卻在夢里聽見海?!?0余條大小老漁船擺放在綠茶種植區內,建成茶旅園,集鄉居旅館、茶園工坊、海洋漁業主題公園、拓展研學基地、船廠、露營、露天主題劇場及文創工坊于一體。茶旅園運營以來深受游客和市民的追捧。

      以茶為根,云過山丘從茶葉種植到精品民宿,再到研學旅游,延伸產業鏈條,加速推進農業與文化、旅游等融合發展,連續實現轉型升級,如今已是山海天域內最具生命力的旅游綜合體之一。

      歷經20余年發展,御海灣茶博園打造的“小龍女”高端茶葉品牌,在先后獲得“首屆中國日照綠茶評比一等獎”、首屆“國飲杯”全國茶葉評比一等獎等獎項之外,還努力把茶業發展與旅游觀光有機結合起來,聚力打造“采茶、制茶、品茶、游園”生態觀光休閑地。

      游客可以親自在園內采茶、炒茶、煮泡,邊品茗邊看茶藝、茶文化表演。茶園內還有魚古亭、滄桑亭、茶壽道、千年古茶樹,供休閑者觀賞悟道;有賓館、飯店、茶館,供休閑者住、餐、飲。在向游客宣傳日照綠茶的同時,也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到日照深厚的文化底蘊。

      作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,山海天依托生態茶園、茶文化、茶產品等資源,致力于推動茶園景區化、茶產品旅游商品化、茶文化旅游品牌化,有力促進了“茶產業+文化+旅游”融合發展。近年來,已先后培育了3家茶文旅融合的AAA級旅游景區。

      其中,云過山丘茶旅園先后榮獲“山東省十佳建筑設計民宿”“山東人游山東特色民宿目的地”“日照市新六產示范園區”等一系列稱號;御海灣茶博園被評為“鄉村旅游示范園”“山東省農業旅游示范點”“精品觀光茶園”等;瀚林春茶博園被評為“中國最美生態茶園”“山東省新六產示范主體”“山東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”等。


    記者短評

      一片綠葉,撬動了一條產業鏈。一株株茶樹從扎根發芽到茁壯生長,與山海天的發展相輔相成。數十年間,山海天的茶產業發展起來了,村民富起來了,鄉村美起來了。

      步入新時代,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山海天不斷推動“茶產業+文化+旅游”融合發展,培育了集茶文化傳播、旅游觀光、休閑采摘、民宿研學于一體的綜合性新業態,恰好迎合了人們旅游觀念的轉變,滿足了人們對旅游產品康養、參與、體驗、休閑、綠色、生態和互動等功能的新需求。(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鄭篤凱 惠雪燁)

    編輯:孫珊珊
    審核:崔麗
    統籌:劉佳秀
   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久久|熟妇人素无码中文字幕|91综合国产精品视频|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理论模特